
高鐵決定速度,速度引領未來。世界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——京滬高鐵貫通中國東部地區、連接京滬沿線經濟主動脈,開啟了京滬經濟聯動發展的新篇章,為無錫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。2009年3月,無錫市委、市政府深刻把握京滬高鐵建站錫山的契機,決策啟動錫東新城建設,拉開了無錫東部開發建設的大幕。錫東新城規劃總面積125平方公里,由三部分組成,中部板塊是錫東新城的核心區域,規劃面積44.06平方公里,由無錫錫東新城商務區管理委員會負責開發建設。
錫東新城商務區的戰略定位是 “三中心、一樞紐”,即無錫城市副中心、錫山行政文化商務中心、生產性服務業集聚中心和蘇南區域客運樞紐;在發展過程中,以 “站城互動”、“產城融合”、“新型城鎮化”為戰略支撐,大力實施“市政支撐、環境先行、公建引領、居住啟動、產業蓄力”五大行動,力求圍繞“四個無錫”目標,打造無錫城市靚麗東大門、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區。在具體的建設時序上,劃定以“錫滬路南、吼山路東、錫山大道北、錫東大道西”為范圍的10平方公里啟動區,予以率先啟動,并將之作為先期開發重點,以求成片、成規模。
無錫錫東新城商務區管理委員會為錫山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,正處級建制,下設黨政辦公室、經發局、招商局、財政局、建設局、城市管理局、監察審計局7個部門,安鎮街道掛“社會事務局”牌子,作為商務區的預算單位管理。
商務區從規劃設計之初就站在了世界城市的前沿。多年來,商務區以“開放式、生態型、國際化”現代化新城為目標,特邀美國SOM、RTKL、日本設計等國際團隊,高標準的完成了商務區開發建設規劃、核心區城市設計、綜合交通規劃、水系規劃、生態綠地系統規劃、公共藝術規劃、地下空間利用規劃等50余項規劃設計,目前,新城規劃基本穩定,新城體系全面構建,新城框架躍然成形。
交通區位優勢更加凸顯。商務區以公共交通為導向(TOD)為發展模式,打造了京滬線上最具競爭力的區位優勢,構建了“3211”的立體交通網絡。區域內累計新建通車道路超130公里,滬寧、錫張、錫昆3條高速圍繞周邊,金城、新華等快速路接入,商務區實現與江陰、常熟、太湖新城等區域的30分鐘直達;無錫軌道2號線和4號線交匯于核心區,在新城設有6個站點;京滬高鐵半小時到達上海,五小時可達北京;15分鐘快速到達蘇南碩放國際機場;2014年底無錫軌道2號線通車,商務區實現與無錫市區的無縫對接,無錫對外輻射窗口地位已然確立。
經濟發展進入快速軌道。2014年,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.47億元,比上年增長15.03%,對區貢獻份額達到14%,增幅全區第一。其中,稅收收入完成7.8億元,比上年增長9.99%,增幅全區第一。完成國稅開票169.9億元,其中服務業開票37.2億元,比上年增長69%。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8%,其中服務業投資完成102億元,比上年增長15%;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5%,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。至2014年末,商務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約475億元。全年完成社會資本投資61.6億元,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5%,社會資本超越政府投資,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,經濟發展活力充沛。
招商引資呈現良好態勢。2014年出讓土地10.83公頃,引入上海景瑞、上汽大通兩個項目,引入東風本田、克萊斯勒兩個汽車4S品牌。巧克力開心樂園、宇培電商物流園和五星級酒店綜合體3個項目簽署合作協議并完成公司注冊;全年新批外資及港澳臺資項目3個,協議注冊外資及港澳臺資3.24億美元;全年到位注冊外資及港澳臺資10087萬美元,比上年增長20.4%,完成區定目標的112%;儲備綠地總部商務園、頤高電子商務園等一批總投資超150億元的項目。截止2014年,商務區落地產業項目總投資超280億元,其中完成投資約125億元。
產業培育雛形初顯。樓宇經濟初見成效。2014年在建商務樓宇10幢57萬平方米,創融大廈兩幢商務樓宇建成投用,華夏商務大廈、長慶油田大廈、天宇能源大廈、寧泰華辰大廈4幢大樓封頂。現代商貿率先突破。總投資5.2億元、建筑面積8.6萬平方米的潤發購物中心建成開業,總投資3億元、建筑面積約4.6萬平方米的映月天地商業廣場主體封頂。工業經濟持續提升。2014年完成工業開票收入132.7億元;“兩車”(電動車、摩托車)行業實現開票80.6億元,品牌集聚度逐步提升。觀光農業穩步實施。總面積253.3公頃的鳳凰山生態園順利推進,吼山北路、吼山北聯河基本完成,引入大馬士革玫瑰園、親親果園、金絲黃桃、美國薄皮核桃、四季果園體驗實踐基地5個項目。
城市功能日臻完善。公共服務逐步完善。堅持“公建先行”理念,錫山實驗小學基本建成,全覆蓋優質教育體系基本構建;投資10.8億元、規模1200床位、按照三甲標準設計的錫山人民醫院新建工程順利推進;文化中心、體育中心均進入方案深化階段。住房體系基本構建。2014年在建商品房項目13個200萬平方米,涵蓋別墅、洋房、高層、精裝修、剛需、改善型等多個層次,產品線進一步豐富;全年完成商品房銷售44.75萬平方米,比上年增長68.2%,銷售金額32.2億元,比上年增長54%,兩項占全區比重均超40%。生態環境更趨優化。建成25萬平方米的映月湖中央公園、7.48公里九里河風光帶和5.8公里膠陽路景觀帶,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6平方米。
社會管理成效明顯。加強社會管理創新,積極推進“人的城鎮化”,促進群眾共享城市發展成果。加快推進安居工程。水岸佳苑D區36.3萬平方米安置房竣工,全年完成安置結算734戶、923套,安置分房700戶、838套,進一步鞏固了拆遷“零過渡”。社保就業穩步提升。全年提供就業崗位2500余個,實現新增就業1509人,新增公益性崗位191個。逐步提高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和居民醫療保險政府補貼標準,兩項保險參保覆蓋率分別為98.5%和99%。深入推進社保擴面工程,實現被征地農民斷保續保1019人。社區服務重點優化。全面啟動社區規模調整、區域劃分等前期調查工作,進一步完善留村建居過程中社區管理功能。探索村級集體股份合作制改革,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奠定基礎。依托山韻、水岸兩大睦鄰中心,優化社區服務內容,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社區延伸。社會事業統籌推進。查橋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,長青園建成,以就業幫扶、慈善救助、公共衛生、殘疾人保障等為主要內容的12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完成,群眾滿意度逐步提升。
世人的矚目,見證了一種熱度,開啟了新城的未來與希望。錫東新城將以城市化進程為主線,全面加強環境、功能、產業和社會建設,全力打造無錫城市靚麗的東大門。
高效錫東,品質新城。。